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洞察

资讯洞察

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发布日期:2025/01/03 浏览量:145

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研究确实取得了重大进展,以下是对该研究的详细归纳: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高非线性系数和宽透明窗口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等领域。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氮化镓在量子光源芯片领域的应用潜力逐渐显现。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对于推动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进展与突破

国际首次研制成功:

2024年4月,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周强教授课题组、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孙长征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机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中国在量子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应用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关键指标取得突破:

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在输出波长范围等关键指标上取得了显著突破。相比目前多使用氮化硅等材料的量子光源芯片,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的输出波长范围从25.6纳米增加到100纳米,为量子互联网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波长资源。

单片集成潜力:

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还具有朝着单片集成的方向发展的潜力。这将进一步提高其集成度和性能,推动量子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的研发过程中,研究团队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包括高质量氮化镓晶体薄膜生长、波导侧壁与表面散射损耗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研究团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并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技术手段:

优化材料生长工艺:

研究团队不断优化材料生长工艺,提高了氮化镓晶体的质量。通过加入“缓冲层”等方式,减少了薄膜的缺陷,提高了其晶体质量。

精密结构设计与工艺控制:

研究团队通过精密的结构设计和工艺控制,有效降低了波导侧壁与表面散射损耗。这为实现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的高性能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应用前景与展望

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技术的突破为量子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作为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将推动量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传感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氮化镓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质已经被广泛用于各种光学元件,更容易与现有的硅基工艺集成。这种兼容性使得氮化镓量子光源可以与硅芯片上的其他电子和光电组件(如传感器、处理器等)整合,更适合在单一芯片上构建复杂的量子电路。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加速光量子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综上所述,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研究的重大进展为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有望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